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推荐使用高版本浏览器
I/

栏目导航

COLUMN NAVIGATION
详细栏目

乡村妇女赋能计划|非遗文化,点亮女性力量

发布于2024-10-15  访问次数:1448  来源:本站

2024年,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在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依托腾讯公益平台上线了“活力半边天—乡村妇女赋能计划项目”。项目联合省内社会组织在甘肃省4个市州7个区县的11个项目村,开展22场乡村非遗文化活动和33场妇女能力建设培训。截至9月底,已有7家合作执行机构累计开展了15场活动,其中非遗传承类6场,能力提升类9场,累计受益妇女达474人次。

藤编文化—绽放非遗魅力

为普及藤编传统手工艺知识,弘扬非遗文化,增强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与保护意识,白银市平川区汇川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24年9月23日-27日举办了以“藤编展希望,文化共传承”为主题的知识宣讲培训及藤编手工制作活动,共计75人次参与。

1.jpg

藤编手工制作活动合影

9月23日,以藤编基础知识宣讲为开端,正式拉开了本次培训活动的序幕。活动现场,讲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藤编的历史、技艺、文化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情况。同时通过图片及实物展示,详细介绍了藤编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如天然藤条、竹篾、草绳等,并直观演示了编织、缠绕、打结等藤编的基本技法。此外还展示了藤编在现代家居装饰、时尚配饰、环保包装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培训结束后,留出了专门的互动问答时间,藤编老师耐心解答了参与者们的疑问,并鼓励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与学习。

2.jpg

培训老师现场介绍藤编的各种原材料及基本技法

9月24-27日,中心举办了以竹篮手工及手提包编织为主题的藤编非遗文化培育活动,活动旨在激发妇女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传承意识,增强她们的文化自信与创新能力。活动现场邀请了专业教学老师进行教学,从选材、编织基础到复杂图案设计,逐步为妇女们讲解藤编技艺要领。妇女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妇女们拿起藤条开始编织作品,随着不断的尝试,技艺逐渐从生疏变得熟练,在制作过程中,老师游走在妇女们中间,不仅提供了专业指导和点评,还解答了大家遇到的问题,同时分享了创作经验和心得,整个过程洋溢着欢乐与笑声,同时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活动尾声时,妇女们热情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她们表示,此次活动让她们学会了新技能,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为大家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乐趣。

3.jpg

妇女们一起交流并编织竹篮

4.png

现场制作的手提包


巾帼行—非遗探寻与旅游创业双提升

为提高鹿仁村妇女文化素养、非遗认知水平及旅游创业就业技能,宕昌县益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宕昌县妇联分别于2024年9月20日和9月27日,组织了1场羌藏民俗馆参访学习活动和1场旅游与非遗文化讲座,共计60名鹿仁村妇女骨干参加。宕昌县妇联主席杨玉秀及宕昌益民社工负责人崔素英表示,希望通过活动能够提升乡村妇女文化素养和创业就业能力,提升乡村妇女自我认同感,鼓励乡村妇女们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5.jpg

旅游与非遗文化讲座合影

9月20日,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30名鹿仁村妇女骨干走进了官鹅沟羌藏民俗馆,直面感受了丰富的羌藏文化资源和独特民俗风情,共同探寻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此次参访不仅为她们提供了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的平台,更激发了她们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的热情,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6.jpg

鹿仁村妇女骨干们参观羌藏民俗展品

9月27日,旅游与非遗文化讲座在城关镇鹿仁村成功举办。讲师围绕旅游服务、非遗文化传承等内容,为妇女们传授了生计发展相关的实用知识与职业技能。此次讲座使妇女们拓宽了视野,更坚定了参与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的信心。

7.jpg

讲师为鹿仁村妇女们开展旅游与非遗文化讲座


巧手剪纸—绘就乡村妇女幸福剪影

为丰富乡村妇女文化生活,传承非遗文化,2024年9月24日,靖远县春风雨露公益发展中心联合靖安乡民政服务站在靖安乡文化站内组织开展了剪纸工作坊文化交流活动,共有42名妇女参加。

8.jpg

妇女展示现场制作出的剪纸

剪纸老师从作品的构图、刀法线条、装饰品味、剪纸的基本操作技法等多个角度为大家进行了讲解,并认真地为大家做了示范。听完老师的讲解,妇女们跃跃欲试,纷纷拿着剪刀认真地动手剪起了自己的作品。妇女们按照老师教的步骤有的剪出了“囍”字,有的剪出了五角星图案,有的还尝试了各种创意剪法,剪出的作品色彩亮丽,形态各异。

9.jpg

剪纸老师手把手为妇女们传授剪纸技巧

此次活动让参与者们体验到了剪纸艺术的魅力与乐趣,她们互相欣赏作品、交流心得、分享生活点滴,整个活动室充满了欢声笑语。


手工钩绣—“指尖”上的文化传承

手工钩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钩绣为纯手工编织技艺,作为传统工艺的延伸,沿袭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钩、绣、编、织技巧,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技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与审美追求,反映出不同时代群众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妇女的自我发展能力,挖掘和传承乡村非遗文化,2024年9月27日,庄浪县乐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市级非遗传承人王红瑞成功举办了一场手工钩编技艺培训,来自水洛镇东关村30名热爱手工艺术、具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农村妇女参与了此次培训。

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系统学习了从基础到进阶的手工钩编技术,包括各种针法的应用、色彩搭配以及创意设计等内容。主讲王老师还组织参训妇女对自己的钩编作品进行展示,开展互评与分享,促进技艺提升。

10.jpg

王红瑞老师指导妇女手工钩编针法

培训结束后,妇女们热情依旧高涨,她们表示通过这次培训不仅掌握了手工钩编技艺,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自信心和社会参与感。“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这样一门既实用又具有艺术性的手艺,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机会。”一位妇女感慨地说。

11.jpg

东关村妇女们现场钩编作品


活力半边天-乡村妇女赋能计划项目简介

2018年发布的《关于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妇女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乡村振兴的享有者、受益者,更是推动者、建设者,乡村振兴将为妇女发展带来更多发展契机,实现‘她力量’的崛起。”

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专门针对乡村妇女参与非遗文化传承打造了“活力半边天-乡村妇女赋能计划”公益品牌项目,通过举办技能培训与非遗文化培育活动,激发乡村妇女内生动力,鼓励并支持乡村妇女参与非遗文化传承,充分发挥乡村妇女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保护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项目自2022年开始,已连续实施3年,累计投入资金220万元,受益人数达12000人次。


项目合作机构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泾川县阳光义工协会

庆阳市阳光志愿者协会

庆阳鼎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庄浪县乐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宕昌县益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靖远县春风雨露公益发展中心

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

白银市平川区汇川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平凉市崆峒区润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022年

一山一水上线“活力半边天”月捐

识别下图中二维码【查看详情】

成为活力半边天“月捐人”

用您的力量,创造看得见的改变

为乡村妇女发展奉献您的一份爱心

12.jpg


联系我们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河北路956-962号高新大厦A座14C~14D,电话:0931-8408197
电 邮:lucwesd@lzu.edu.cn or wgding@lzu.edu.cn
甘肃公益微信公众号:gsgywx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    网站备案: 陇ICP备18001912号   甘公网安备案:62010202001371号
0931-8408197
在线咨询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