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推荐使用高版本浏览器
I/

栏目导航

COLUMN NAVIGATION
详细栏目

乡村妇女赋能计划 | 点亮乡村非遗韵,妇女赋能绽芳华

发布于2024-12-28  访问次数:1243  来源:本站

2024年,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在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依托腾讯公益平台上线了“活力半边天—乡村妇女赋能计划项目”。项目联合省内社会组织在甘肃省4个市州7个区县的11个项目村,开展22场乡村非遗活动和33场妇女能力建设培训。截止12月中上旬,已有8家合作执行机构累计开展了50场项目活动,其中非遗传承类20场,能力提升类30场,累计受益妇女达1595人次。

 

非遗“刺绣”进乡村,妇女匠心绘锦绣

“刺绣”,作为一种代代相传的女性技艺,不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乡村妇女情感与智慧的载体。为弘扬传统文化,搭建乡村妇女与传统技艺的心灵桥梁,赋能乡村妇女绽放独特芳华,庆阳鼎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24年11月在巨塬村举办了两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刺绣”主题活动,共有88名乡村妇女参与。

1.jpg

活动合影

11月2日,首场刺绣活动拉开帷幕。活动邀请到了当地刺绣非遗传承人刘兰芳,她以手中的针线为媒介,生动地讲传达了刺绣艺术背后的情感与追求,为在场的妇女们开启了刺绣艺术的大门。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妇女们纷纷拿起绣针,一针一线间,她们从从生涩走向熟练,将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绣制于鞋垫之上,一朵朵鲜花、一只只蝴蝶在她们的巧手下栩栩如生地呈现。尽管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如针刺伤手、线团缠绕等难题,但她们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终于绣出了满意的作品。

2.jpg

巨塬村妇女们纷纷绣制鞋垫

11月13日,第二场“非遗刺绣秀香包”活动接力开展。此次活动由村妇联主办,村两委、非遗传承人和志愿者共同筹备。活动现场,在非遗传承人刘兰芳的倾囊相授下,妇女们一边交流着制作心得,一边精心缝制着香包,现场氛围温馨而热烈。此次活动不仅让妇女们学会了香包的制作,更让她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她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刺绣艺术。

3.jpg

巨塬村妇女开心地展示自制的香包


启手工编织绮梦,点亮乡村“她”力量

为了传承民间技艺与文化艺术,激发乡村妇女的内生动力,庆阳市阳光志愿者协会于2024年11月9日在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岳岭村分别开展了手工编制培训,共计30人次的乡村妇女参与。

4.jpg

手工编织培训活动合影

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对编织所需的材料如毛线、麻线等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并展示了如何操作钩针、棒针等编织工具。他还细致地教授了锁针、短针等基本针法,并指导学员们制作了如花朵、围巾等简易作品。此外,老师积极鼓励学员们发挥想象力,创新颜色和图案设计。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专注地练习,并在互相交流中逐步习得了编织的技能,不仅掌握了基础的编织技巧,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一些学员甚至设计并制作出了更为复杂的作品。

5.jpg

手工编织培训现场


品黄酒古韵,传非遗匠心

黄酒,承载着中华千年历史与文化底蕴,是我国古老的酒精饮料和珍贵的非遗瑰宝。为弘扬黄酒文化,传承非遗技艺,泾川县阳光义工协会于2024年11月9日-10日,在郭家咀村举行了黄酒作坊参观研学与制作体验活动,共计63名乡村妇女参与。

6.jpg

郭家咀村妇女们参观黄酒非遗工作坊

11月9日,妇女们踏入玉都镇黄酒非遗传承人工作坊,开启研学之旅。工作坊内酒香萦绕,古朴雅致,大小酒缸错落有致。恰逢师傅蒸煮小麦、酒米、高粱等配料,大家亲眼目睹了原料的精选与初加工过程。酿酒师傅详细从原料筛选、蒸煮火候、发酵控制到过滤陈酿等每一道酿造工序进行了讲解。妇女们不仅感受到了黄酒酿造的奇妙过程,更体悟到师傅们的坚守与执着。

7.jpg

妇女现场体验制作黄酒

次日,妇女们再次来到工作坊,开始了黄酒制作的体验。黄酒制作中,糯米品质与水源选择至关重要。从原料的浸泡、蒸煮、酒曲添加,到精准控制发酵温度、湿度与时间,再到过滤陈酿,每一步都需精准控制。妇女们在师傅的指导下,亲手进行了黄酒制作,感受着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东关村绽放指尖芳华,手工之美暖人心扉

为丰富东关村女性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女性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2024年12月4日,庄浪县乐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水洛镇东关村成功举办了手工钩绣插花活动,共计30位妇女参与。

8.jpg

手工钩绣插花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王红瑞向大家传授插花秘籍,从选花、配色到造型设计,细致入微地进行了讲解示范,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灵感。另一边,巾帼创业能手王红瑞耐心指导钩绣基础,带领零基础学员从起针穿线开始,一步步领略钩绣的奇妙,让精美的花卉在指尖绽放。

9.jpg

妇女们现场钩织插花作品


非遗讲座启智润心,锅庄热舞燃情添彩

为丰富乡村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本土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宕昌县益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宕昌县妇联,于2024年11月13日、19日和12月4日在哈达铺镇金布川村和城关镇鹿仁村组织了一场手工艺与传统文化讲座和两场锅庄舞表演活动,吸引了91名鹿仁村妇女骨干参加。

11月19日,手工艺与传统文化讲座在哈达铺镇金布川村精彩开讲。培训老师讲述了手工艺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在现代社会的传承路径,特别强调了手工艺承载的文化与情感价值。参与的妇女们认真聆听,对手工艺和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她们在会后表示,本次培训激发了她们内心深处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希望日后能开展更多此类活动,并期待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10.jpg

妇女们现场钩织插花作品

11月13日和12月4日,中心联合县妇联、县文化馆于城关镇鹿仁村举办了锅庄舞表演活动,特意邀请了县文化馆锅庄舞老师为鹿仁村的妇女们进行锅庄舞技艺授课。在老师的耐心讲解和示范下,妇女们围成圈,跟随音乐节奏,认真学习踏步、挥臂、旋转等基本舞步与技巧。妇女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翩翩起舞,展现着乡村女性的自信与魅力。她们优美的舞姿吸引了众多村民,大家纷纷加入,广场上一片欢声笑语,组成了乡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锅庄舞表演现场

项目合作机构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泾川县阳光义工协会

庆阳市阳光志愿者协会

庆阳鼎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庄浪县乐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宕昌县益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靖远县春风雨露公益发展中心

白银市平川区汇川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平凉市崆峒区润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022年

一山一水上线“活力半边天”月捐

识别下图中二维码【查看详情】

成为活力半边天“月捐人”

用您的力量,创造看得见的改变

为乡村妇女发展奉献您的一份爱心

12.jpg

联系我们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河北路956-962号高新大厦A座14C~14D,电话:0931-8408197
电 邮:lucwesd@lzu.edu.cn or wgding@lzu.edu.cn
甘肃公益微信公众号:gsgywx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    网站备案: 陇ICP备18001912号   甘公网安备案:62010202001371号
0931-8408197
在线咨询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