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推荐使用高版本浏览器
I/

栏目导航

COLUMN NAVIGATION
详细栏目

《我们》杂志:生活不止教学,还有公益——丁文广教授访谈 | 我们 · 访谈

发布于2017-11-14  访问次数:3078  来源:本站

       生活不止教学,还有公益

       穆白

     

        2015年10月14日,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揭晓,在提名奖名单里有一个名字后面的括弧里标注了回族,这个名字就是丁文广,他的身份是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但是了解丁文广的人都知道他不仅仅是一位坐在象牙塔里的教授,之所以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的提名奖是因为他长期致力于公益实践,几十年来他做过的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的项目不计其数,帮助摆脱贫困的农民也不计其数……是什么缘由让他走上了公益之路?他做公益又有哪些独特的理念?让我们一起走进兰大,走近丁文广,来了解这位“扶贫教授”。

       

       出身寒门,刻苦求学路

       1963年,丁文广出生在陇东平凉白庙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丁文广之前,这个家庭已经有了三个女孩,三个男孩,其中离丁文广最近的一个男孩因饥饿离世。在丁文广之后还有两个男孩。丁文广的父亲是一名阿訇,常年在河北、河南、陕西、宁夏、甘肃等地开学,这个大家庭的重担由母亲古俊英一个人承担。

        丁文广从小就懂得了母亲的含辛茹苦,让他不能忘怀的是母亲用卖鸡蛋的钱支撑整个家庭的生活。在丁文广一岁多时,为了让孩子们有饭吃,母亲还经常去卖血。常年劳作在贫瘠的田野里的母亲,身体瘦弱,营养不良,有时候针管插进去根本没有血流出来,抽血的医生就让她喝上一些盐水再抽。有一次卖完血回家的路上,天气突然变化,雷鸣电闪,下起了瓢泼大雨,在泥泞而又陡又险的山路上差点掉进了山洞。即使生活如此艰难,这位智慧的母亲在孩子们的学习上却非常大方,丁文广在上高中时要买一本1.45元的《英汉词典》,当丁文广告诉母亲后,她翻箱倒柜找不出一样值钱的东西可以变卖,最后忍痛割爱将丈夫收藏多年的一块民国时期的银元卖了。这一切都被丁文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最终化为学习的动力。

       在上学之前,母亲从公社带回来报纸糊墙,这些糊在墙上的报纸成了丁文广的启蒙“教材”,而老师则是识字不多的母亲,在母亲的影响下丁文广非常热爱学习,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在泥土制作的课桌上完成了小学、初中学业,以优秀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中学平凉一中的重点班。丁文广对母亲的启蒙教育铭记在心,常常说母亲的手是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进步的手。用我们民族的谚语说,那就是“天堂在母亲的脚下!”

       在平凉一中,丁文广过得非常艰苦。由于学校离家远,每周只能回一次家,每次回家背着半口袋黄面做的馍馍回校,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啃干馍馍,连个咸菜都没有,周一周二还勉强可以吃饱肚子,到了周三周四馍馍不是没有了就是发霉了。那时,唯一“奢侈”的饭菜就是炒面(炒熟的面粉,一般用小麦粉炒,但那时经济非常拮据,能有玉米面炒就已经知足了),每顿饭用开水冲一碗炒面,就黄面(玉米面)馍馍吃。而炒面需要滚烫的开水冲,但由于学校食堂的水常常是不开的,最多就七十多度,冲到碗里,上层是清水,下层成了面糊糊。即便是这样的食物也不会充足,很多时候都是饥肠辘辘。有一次丁文广在冲炒面时被排队打开水的老师看到了,他发现老师眼睛里充满了同情,直到现在他都无法忘记老师那饱含同情的眼神。吃的方面如此,穿的方面就更困难了,让丁文广难以忘怀的一件事是他在上小学时一件棉衣穿了四季,大夏天他也穿着那一件唯一的棉衣。在读高中时,丁文广坚持刻苦学习,就连课间休息的时间也不放过,当同学们都跑出去玩耍时,只有他静静地呆在教室里学习。晚上住校,熄灯后大家都休息了,他却借着同学点燃的蜡烛的余光,趴在冰冷的木板床上继续夜读。

       1980年,丁文广由平凉一中考入甘肃农业大学,成为恢复高考后白庙乡第一个考入高等学府的学生,而且他上的是甘农大最好的专业——草原学,这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同学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这也为丁文广接触不同地方的同学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在与这些同学的学习、生活中开阔了视野。上大学后家庭的经济条件依然不是很好,丁文广靠国家助学金维持在学校里的生活,但生活的艰难从来没有影响丁文广对知识的渴求。大学毕业后,他因成绩优异而被留校任教,三年之后又考上了甘肃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1990年完成硕士学业之后被甘肃省畜牧厅录用为公务员,在项目管理处负责国际合作项目的管理。

       在甘肃省畜牧厅工作期间,丁文广被农业部和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共同选为“中国——加拿大草地改良合作项目”的技术翻译,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加拿大语言中心”培训半年后,于1991年9月前往加拿大温哥华的西蒙·弗莱泽大学学习高等翻译,并获得西蒙·弗莱泽大学和哥伦比亚省翻译协会共同颁发的“高等翻译证书”。

       1992年9月丁文广从加拿大回国,继续在原单位从事国际项目管理工作,后晋升为副处长。        1997年11月,因甘肃省实施世界银行扶贫项目的需要,经时任甘肃省主管农业的副省长贠小苏协调,被调往“中国西部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甘肃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筹备和申请工作,后来晋升为计划处处长兼综合处处长。1999年,投资14亿人民币的“中国西部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顺利启动,甘肃省97万贫困人口受益。2002年1月,丁文广被某国际发展机构通过公开招聘,聘任为中国项目经理,负责中国西北的发展项目,期间亲自指挥实施了“5.12”汶川大地震的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救援资金高达2亿元人民币。

       工作上的顺风顺水并没有使丁文广感到满足,他一刻都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2003年,他在兰州大学攻读环境管理的博士期间,被兰州大学作为跨学科人才引进,,并于2005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导。

 

       学术情怀,跨学科研究之路

       在兰大,丁文广融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以探索西北贫困社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带领团队长期从事气候变化应对和环境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在这一交叉学科研究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优势。

为了解决甘肃省面临的贫困与发展问题,丁文广在其导师、现任兰州大学副校长陈发虎院士的指导下,以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危机研究为主题,在社会学理论框架和自然科学方法论指导下,应用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GIS及RS等多种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以翔实的资料和第一手案例论述了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危机的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为环境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鉴的案例及结论,出版的专著《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危机研究——以甘肃省为例》获得“第十二届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及“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奖”。同时,依托于50多个生态治理、扶贫和灾害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和实践,丁文广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灾害风险管理—生态恢复—生计改善耦合模式”,成功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干旱区的“认知—减缓—适应的气候变化应对模式”。丁文广教授在国际和国内学术期刊发表SCI和核心期刊论文100多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3项,出版的代表性著作包括《中国穆斯林生态自然观研究》、《农村环境学—气候变化的视角》、《中国生态年报》(2004,2005)、《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危机研究-以甘肃省为例》、《环境政策与分析》、《生态工程与农民:以农户为本的退耕还林政策研究》及译著《中国的牧区》等。

       丁文广教授在气候变化应对与能源方面进行了多年研究。针对国标沼气池存在的诸多问题,他从工程设计及保温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和提升,不仅提高了产气率、减少了CO2排放,而且能够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正常产气。他研发的沼气技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被科技部收录于《南南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实用技术手册》,并通过墨西哥坎昆及南非德班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推广到发展中国家,为气候变化应对及我国的气候外交提供了可信的一手案例。

       丁文广教授以国际视野和最新环境政策理论为基础,主编了“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环境系列实用规划教材”:《环境政策与分析》,该教材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获得了高等院校师生的普遍好评。

       同时,丁文广教授还十分关注农村环保。由于我国长期为“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农村环保始终未得到足够重视,农村的环保工作面临的挑战大、任务重。为此,丁文广教授组织团队力量撰写了涵盖善治理论、公众参与理论及NGO(非政府组织)视角和国际最新环保理论的教材《农村环境学—气候变化的视角》,该部著作于2011年出版,为推动中国农村的环保提供了理论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丁文广还做过一个有关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与性别的关系的研究项目。2011年8月至9月,丁文广担任主任的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在甘肃省积石山县及临洮县开展问卷调研。调研共发放问卷358份,有效率95.3%。调研结果显示,首先,男女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不同。在“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宣传气候变化的知识”方面,男性占59.8%,女性为40.2%,男性较女性占比例大。其次,气候变化对性别的影响不同,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发生灾害时,通常妇女是最先受害的,妇女的死亡率平均比男性高出14倍。

       2012年4月22日,北京—联合国驻华系统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办的“女性与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社会性别平等的重要性”论坛在北京举行。丁文广在论坛上做了发言,他认为:“科技并不是中性的。它经常由男性控制。”掌握科技,如利用沼气池、太阳能热水器、气化炉灶和雨水蓄水池,可以增强妇女权能。令国人感到骄傲的是他还在SCI二区国际期刊《可再生能源》上发表了中国首篇高水平论文:可再生能源对中国西北社会性别的影响,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社会性别研究的关注。

 

       环境情怀,关注兰新高铁

       丁文广热爱环境科学,本科考入甘肃农业大学时他就选择了草原学,后来一直在相关领域学习、工作。他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研究者更是一个实践者。

       兰新高铁施工期间,丁文广先后四次驾车对甘肃段沿线周边环境进行野外实地考察,经武威、永昌到张掖、酒泉,一直走到了柳园,在考察中他发现兰新高铁的施工方对部分路段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比如超大的取土坑洞、随意的砂石料堆放和远超过环评报告标准宽度的临时便道,而这些都会成为本就脆弱的荒漠生态环境“无法承受之伤”。

       关于临时行车便道,兰新铁路的环评报告规定路基宽4.5m,路面宽3.5m,而实际上很多便道宽度远远超过4.5米。丁文广在考察中发现山丹县军马场段的临时便道宽度竟达到了11米。临时道路的宽度超过环评设计的标准,意味着更多的草原将受到施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兰新铁路关于临时用地的规定只有荒地、戈壁、旱地,并没有草原或林地,但这些被破坏的土地实际上确实为草原。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采取补救措施,被破坏的草原将会变成流动沙丘,而且会以极快的速度扩展到周边区域,这对本就很脆弱的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生态环境不是独立的,一个地方被破坏其影响会形成“蝴蝶效应”,河西走廊的生态是整个西北的生态屏障,据说河西扬尘达到2000米以上的话,沙尘就能飘到台湾和日本。可想而知,这样的破坏其后果是多么严重,这让一直致力于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学者丁文广忧心忡忡,于是在做了充分调研之后他写出了万言书报告,随后递给了甘肃省有关部门乃至环保部,令他想不到的是这份万言书竟然石沉大海。无奈之下,他想到了媒体,先是向省内的几家媒体反应了情况,但这些媒体都没有重视,也没有行动,于是他又向国家级的媒体反应,没想到引起了《中国经济周刊》的重视,该报记者在丁文广的带领下再次赴河西走廊实地考察核实,发现丁文广所反应的问题确实存在,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兰新铁路甘肃段违规占用万亩草原》的报道,该报道一经发表,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第二天有六十多家媒体进行了转载,这才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并被甘肃省《舆情信息》和《舆情参阅》上报,得到省长、副省长的批示,有关部门介入调查,最终工程建设单位积极整改,投资数亿元恢复了被破坏的一万多亩土地的生态环境。

 

       家乡情怀,扶贫反哺故里

       "知行合一"是兰州大学的校训,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才能最终服务社会,丁文广教授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原则。

       了解丁文广的生活、学习经历,会发现他的身上具备一种可贵的精神,就是能将每一次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能将理论用于实践。

       由于家庭的困难,在求学的道路上丁文广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资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特别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扶贫,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母亲的影响。从童年起,丁文广的母亲就以身作则,并教导他“人一生应该孝敬父母,优待亲朋,怜悯孤儿,救济贫民”。母亲的启蒙教育和以身作则,深深的感染了他。当丁文广具备帮助他人的能力时他发现社会上还有很多的贫困人口,尤其是回族聚居区贫困人口更多,这么多人还需要帮助,所以他毅然由一个曾经的被资助者变为资助者。二十多年来,他走出舒适的象牙塔,跋涉于贫瘠的村落、泥泞的山路、昏暗的窑洞、陡峭的沟坎;奔赴于救灾一线,目睹了一片片损毁的房屋,一个个无助的灾民。他充分感悟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是一个学者至善至爱的根本。

       在国际机构做项目的经验使得他帮助他人的想法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2008年1月,丁文广注册了甘肃伊山伊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由此他的公益之路更上了一个台阶。中心注册不久,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地震时,丁文广正在香港参加一个国际机构组织的“灾害气候变化对贫困的影响”主题会议。当获悉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灾害时,5月16日,丁文广登上飞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飞机,于当日中午到达成都。一下飞机,他顾不上旅途劳累,就夜以继日地指挥救援团队开始评估灾情、采购救援物资、组织物资运输与发放等工作。当紧急救援结束后,他又组织救援团队实施灾后重建项目。当四川的救援按照计划实施时,他又返回甘肃,指挥团队在武都和文县实施灾害救援项目。这次救援行动,为他指挥重大灾害救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扶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但是通常情况下扶贫部门只重视生计改善而忽视生态恢复和灾害管理,民政系统只注重灾后紧急救援,而忽视灾前预防和生态环境恢复,生态治理部门往往不关注扶贫及灾害管理。由于设计理念及部门壁垒等因素往往导致资金耗费大、项目成效差,针对此情形,丁文广与其团队成员突破传统的扶贫项目模式,他认为做公益不是简单的发放一些扶贫物资,这对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是极小的,他积极探索在贫困地区如何打破贫困—生态环境恶化—灾害加剧的恶性循环的方法,尝试将扶贫和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提高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环境保护意识、参与意识和社会性别意识,促使社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良性循环。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当属“清水岭项目”。

       平凉崆峒区大寨乡清水岭村在2000年代初仍然是一个出了名的贫困村,大多数村民住的是破破烂烂的窑洞,吃水要到陡峭的沟壑去挑,有些家庭做饭都是用三块砖支起一口锅。因生产生活条件恶劣,部分村民长年外出务工,外流人口比例近20%,全村有耕地4546亩,年人均纯收入仅为300多元,失辍学儿童达40人之多,约占30%,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环境恶化及贫困社区。由于村民买不起煤炭,只能靠上山砍柴做饭、取暖,这么做的后果是植被越来越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形成了贫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贫困的恶性循环。

       丁文广申请到一个扶贫项目之后,他做了充分的调研,每次步行十几里山路,脚都磨出了泡、鞋都走破了,在村里他跟村民们吃住在一起,召集村民们开会,共同讨论项目实施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其实农民们最了解农村,也最了解自己,很多由农民提出的难题最终由自己想出了解决的方法。丁文广感慨地说:“文盲并不代表没有知识”。经过6天的调研和充分准备,丁文广带领的项目团队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进行项目需求评估,包括实地调研、半结构入户访谈、绘制资源图与季节历、召集社区大会等,精准设计项目内容。

       调研之后,丁文广发现该村需要做的事太多,而项目资金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就得有一个系统、科学的扶贫模式。他把村民的需求一一罗列,又与村民们探讨在这么多的需求当中,最急需解决的是什么?村民们一致认为是扶贫。丁文广说那我们就从扶贫入手。但是50多万的项目资金如果平均分给180多户家庭,一个家庭也领到不到三千元钱,对摆脱贫困基本上没有任何效果。丁文广就想首先应该保证最贫困的弱势群体优先受益,但是如何确定优先受益的人群?要公平、公正地选出来也并非易事。为此,丁文广带领的评估小组采取了最为琐碎、最为原始的方法,每一个步骤都要全体村民参与。为了确定贫困户,项目评估小组与社区共同制定了“贫困户四条标准”:一、住窑洞或危房;二、大牲畜少于1头或羊少于5只;三、有残疾或长期患病者;四、农户家庭缺少劳动力者。根据贫穷程度,全体村民被分为三批。其中,最困难的61户农户作为优先受益者被纳入为第一批项目户。从全村183个项目户中,评估小组通过反复调查和排序,推荐20户最贫困的户作为第一批项目户,推荐名单在社区公布,得到村民确认后通过投票选举,再选择41户项目户,这样第一批61户特困户就诞生了。再依次选举产生了第二批项目户和第三批项目户。

       投票的方式他们也采取了最接地气的方式,用投玉米粒的方式进行选举,每户一个信封作为投票箱,信封上有农户的名字。投票点选在社区小学的教室里,农户在教室外排队投票。投票过程由评估小组成员监督。最后在所有投票者面前公布投票结果。按信封里玉米粒的多少依次决定某户属于哪一批项目户。这样的投票方式虽然花费了6个多小时,但被村民们认为是历史上最公正、最透明、最受欢迎的贫困户选举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令丁文广难忘的故事,村里有一家特别贫困的家庭,但之前的每次扶贫物资都不能到达他们家里,而当丁文广做项目时,这家的儿子用架子车拉着年迈的父亲将丁文广堵在了村口,而且情绪激动地骂道:“你们做什么狗屁扶贫,我们家穷的叮当响,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到过一分钱的扶贫资金,你们干脆把我父亲拉走算了”。丁文广意识到了扶贫项目对这个村的老百姓有多么重要啊!于是他耐心的给这家人讲解了这次扶贫项目开展的程序和方法,保证是公平、公正的,如果他们家庭真正贫困,在这种程序下是绝对不会被遗漏的。经过一番解释,这家人的情绪平息了下来,一起参与到贫困户的选举会议中来了。但是当第一轮特困户名单公示时,这家父亲一看没有自己的名字,一下子就晕过去了,大家赶紧抢救,十几分钟后才醒了过来。之后丁文广告诉老人家说评选还没结束呢,在第二轮的评选中,这个老人上了贫困户的名单,老人顿时喜笑颜开,抹着胡子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

       为了实现助人自助、滚动式发展,经过村民讨论,丁文广领导的项目组开创性地采取了“投牛还犊、滚动式发展的模式”,具体做法就是:给第一批61户特困项目户无偿投放一头良种基础母牛,这头基础母牛所产牛犊长到六个月龄时,无偿提供于第二批项目户,母牛归项目户所有,用于继续繁育;待第二批61户项目户的牛犊达到繁育年龄后,产下的牛犊长到6个月后,再无偿滚动给第三批项目户。这样61头基础母牛滚动2次,使183户贫困户受益。为抑制社区对植被的持续破坏,项目设计了生态恢复计划,要求每户种植2亩薪炭林和2亩苜蓿。这种扶贫模式被丁文广称为“母牛滚动发展模式”,一头牛让3户贫困户受益,并促进3户农户改善了12亩生态。因项目实施效果显著,农户按照承诺顺利完成了母牛滚动发展计划。丁文广被农户的诚信深深感动了,又四处奔波,筹集了8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于2004年为每户农户无偿提供一台太阳能灶,资助自愿修建沼气池的农户建造沼气池,还为每户农户资助1000元,用于修建牛棚。这些项目内容的实施,极大地缓解了社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植被覆盖率在在3年内恢复到了73%。2007年,北京农业大学的一位教授到清水岭村对该正在实施的项目进行了考察评估,这位教授高兴地说,母牛滚动发展项目显著改善了贫困,恢复了生态,提高了农民的发展能力,促进了传统的助人互助精神的传承。

       清水岭原来90%多的家庭都是贫困户,周边一片片荒山秃岭。丁文广的项目几年做下来,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住进了砖瓦房,买了现代化的农机具,荒山变绿了,母牛成群了,泉水也变得清澈了。不毛之地的“清水岭”真的成为贫困户期盼的“清水岭”了。

       在母牛滚动模式的基础上,丁文广进行了理论提升,提出了扶贫开发的新模式——“生态恢复—生计改善—灾害风险管理耦合模式”,丁文广认为生态环境退化总是与贫困、灾害相伴而生,形成了生态退化——贫困加剧——灾害频发的恶性循环。而要推动农村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将这三个因素统筹考虑,设计出符合农民意愿的发展项目和管理模式。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使贫困农户受益,提高贫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实现人与自然耦合的发展目标。

       丁文广提出的耦合模式理论的主要论点是,经济贫困是“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的复杂体现,是“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灾害危机”恶性循环的外部驱动力,环境退化和灾害频发是经济贫困的外在表现,社会经济因素或人为因素是经济贫困的主要导因。具体而言,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的政策体制是贫困危机的内部驱动力。因此,要消除外部驱动力对“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中贫困与灾害危机的消极影响,就要消除政策体制对贫困的负面影响,打破恶性循环。这段对普通人而言晦涩的理论,用一句简单的话总结,就是“顶层设计是解决贫困的根本”。丁文广的扶贫理论为日后的精准扶贫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丁文广的公益机构甘肃伊山伊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现在主要从事民间智库和咨询服务、能力建设和农村社区综合发展等,也是当下影响比较大的基金会——壹基金的合作伙伴。机构已经成长为甘肃省灾害管理方面的专业化团队,联络全省86家公益机构组成了“甘肃公益救灾联盟”,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各种灾害管理项目,实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救灾联盟遍布全省14个市(州),设有6个备灾仓库。哪里发生灾害,哪里就能在第一时间看到他的救灾同事活跃的身影和充满爱心的救援物资。

       “7·22”岷县漳县地震发生后,由于信息获取及时,丁文广当即决定参与救援,半小时后,他的得力的项目骨干虎孝君秘书长带领的专业灾害救援团队,已疾驰在赴岷县重灾区梅川镇的路上。

       与丁文广的机构长期合作的壹基金也在当日选派项目官员赴岷县地震灾区,与他的灾害管理团队汇合,共同组建了“壹基金岷县灾害救援指挥部”,与岷县民政局等政府部门合作,协调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救援力量。在确认岷县漳县灾情很严重的情况下,壹基金先后共向岷县漳县地震灾区提供2600万元的救援资金,并由丁文广的同事虎孝君亲自指挥实施。当地政府部门和受灾群众对丁文广领导的救援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的团队也为此获得了“壹基金灾害救援贡献奖”和“壹基金灾害救援勋章”等多项荣誉,还被甘肃省委宣传部评为优秀社会组织。

 

       民族情怀,撰写生态巨著

       长期的环境社会学研究和实践使丁文广得出一个结论,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环境管理”不是管理环境,而是要管理人。生态环境的好坏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真正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从“人”入手。人类在各个领域都对生态环境施加影响,而且往往是负面的影响。所以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解决有关人的各种问题。而他在读《古兰经》和“圣训”时,发现《古兰经》和“圣训”里有大量有关环境保护的精辟论述,这些论述与自己长期的学术研究、思索相吻合,由此他有了一个举意,就是把《古兰经》和“圣训”中的生态自然观进行系统研究,著述成书,让穆斯林民族了解自己的优秀文化,让主流民族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态观。

       经过6年的田野调研、材料搜集、整理、书写,丁文广完成了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一本书《中国穆斯林生态自然观研究》,将中国穆斯林的生态自然观哲学思想概括为:人类是地球的代治者,人类与生物享有平等的权利,非人类中心主义,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节约资源、适度消费,人类与自然是统一整体等6个核心。成书后先后得到了SEE基金会和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很快顺利出版,成为我国第一部以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10个穆斯林民族为主体的生态自然观研究学术专著,填补了我国生态自然观与传统文化融合研究领域的空白。

       丁文广在圆满完成兰州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公益行动,不仅受到了农民的爱戴,亲切地称其为“扶贫教授”,而且也获得了社会各界和政府的认可,他先后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甘肃省十大慈善之星”、“2015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第四届甘肃省道德模范”、“陇原先锋岗”、“甘肃省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福特汽车环保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英特尔公司授予的 “2012芯世界公益创新奖”、环保部和巴西跨国集团“淡水河谷”联合颁发的“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个人突出贡献奖及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第十二届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0项荣誉。

       由于他在灾害管理方面的经验丰富,他被壹基金等多个基金会聘请为专家,讲授“以社区为本的灾害风险管理”;被亚太经合组织聘请为专家,与国内外专家一起共同制定了“国际灾害救援清单”,为重大灾害的紧急救援提供了便捷的指南和操作手册。他还为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妇女署、全球环境基金等国际机构担任项目管理专家。同时,他被甘肃省减灾委聘请为灾害管理专家,对甘肃省发生的灾害进行了多次灾情和损失评估,为灾后救援和重建提供了依据。 

       采访结束时,我问丁文广有何感言。他说,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做公益的过程,就是洗剂心灵的过程,完善自我的过程。一个平凡的人,只要你有梦想,坚持自己的努力、人生信念和奋斗目标,你就是正在影响世界的人,也必将成为世界因你而不同的人。

       是啊!丁文广的公益之路还在继续,送走我之后他转身又投入到研究生毕业的事宜当中,而第二天他还要继续甘肃省文明办组织的“道德模范走进道德讲堂”基层巡讲活动,他说总共要讲20多场。

       离开丁文广的办公室, “公益”、“扶贫”、“道德”……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                                            

       2016年7月

       (作者:穆白,《我们》杂志原副主编,现为某公益机构负责人。)

      http://mp.weixin.qq.com/s/OjfschKWB9A1Sj_p2XdOwA

            


联系我们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河北路956-962号高新大厦A座14C~14D,电话:0931-8408197
电 邮:lucwesd@lzu.edu.cn or wgding@lzu.edu.cn
甘肃公益微信公众号:gsgywx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    网站备案: 陇ICP备18001912号   甘公网安备案:62010202001371号
0931-8408197
在线咨询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