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地区近四十万人受灾
自6月30日以来持续强降雨天气,甘肃省境内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其中最大24小时降水文县碧口达到258.5毫米,陇南7县区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陇南市委宣传部的灾情通报显示,2018年7月9日8时至10日23时,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康县、成县、武都等九县区因持续降雨,遭受洪涝灾害,截止7月12日2时间10分此次洪涝灾害造成陇南市9县区145个乡镇1553个村115537户466126人受灾,因灾死亡5人,失踪3人,紧急转移安置4787户17941人。
人背肩抗三进堡子坝镇
早在6月29日下午至7月1日凌晨,陇南市文县境内普降中到大雨,局地发生短时强降雨,强降雨造成文县堡子坝、临江、梨坪、等10个乡镇52个村的4810户17306人不同程度受灾。其中堡子坝镇的排坊、马河坝、德胜前、八字河等12个村严重受灾,部分民房进水不同程度受损,部分农作物被淹,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
灾害发生后甘肃公益网络伙伴文县爱心公益促进会理事及工作人员紧急磋商,会长梁玉兰主持协会分工,与灾区一线联系了解灾情,并在促进会志愿者微信群动员捐款和组织救援物资运送工作,至7月6日22点共计收集捐款 14430元,参与捐款人数103人。按照灾区实际需求,分别采购成面粉、大米、清油、蔬菜、肉、方便面、矿泉水、蜡烛、手套、充电宝等物资。
7月3日,在道路被严重冲毁的情况下,文县爱心公益促进会的22名志愿者人背肩扛,踏着险峻的山间便道,冒着随时会坍塌滑坡的危险,以最快的速度把第一批价值4400元的救援物资送到堡子坝镇八字河村、德胜前村。
7月5日,文县爱心公益促进会组织了第二批物资送往灾区,35位志愿者再次来到八字河村的堡子坝镇救援物资接收点。车辆距离八字河村还有十多里就无法前进,大家背的背、扛得扛,前来救灾的民兵也来帮我们扛东西,硬是把一大车物资分摊到每个人身上。
7曰7日,文县爱心公益促进会会长梁玉兰、副会长刘丽花,带领理事刘汐、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杨小路、志愿者张永勤、李登奎、张保江、王斌等人第三次进入灾区一线,为灾区带来了一些蔬菜、茶叶、挂面等。
启动Ⅳ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
7月9日至11日强降雨天气,陇南市九县区发生洪涝灾害。截止11日13时统计,造成紧急转移安置16473人(其中文县16211人、武都262人)。针对本次自然灾害灾情数据已达到Ⅳ响应级别,根据《陇南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陇政办发〔2017〕52号)之规定,陇南市减灾委、民政局决定于7月11日13时30分启动陇南市Ⅳ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
7月11日凌晨6时,碧口库区泄洪流量已增至2500立方米每秒,碧口镇辖区低洼地段,国道212线豆家坝路段已全部淹没。
文县堡子坝镇再次遭遇此次持续性强降雨天气的影响,经过6月30日和7月10日两次洪涝灾害的洗礼目前受灾比较严重。通往周边道路均在昼夜抢修中,堡子坝镇辖区16个村,其中八字河村227户、685人;福场村612户、1772人;德胜前村334户、1031人;马河坝村303户、911人;排坊村225户、647人,五个村共计1701户、5046人均不同程度受灾。
社会组织积极响应救灾
▎7月10日晚,陇南光明公益联合会也针对此次强降雨,成立了临时应急救灾小组,光明公益向社会各界人士发出爱心募捐倡议,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抗洪应急救灾作用。
▎7月11日早上,由甘肃伊山伊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向省民政厅救灾处汇报社会力量参与此次救灾的方案,同时协调甘肃公益网络伙伴机构文县爱心公益促进会对接当地政府部门,由文县统战部统一对接。
▎7月11日中午,由甘肃伊山伊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协调甘肃公益网络伙伴机构文县爱心公益促进会、成县公益慈善事业协会、陇南光明公益联合会、陇南聚力公益协会组建联合救灾行动小组,共同回应此次陇南洪涝灾害。与此同时组建“甘肃陇南7.10洪涝灾害”微信群,与壹基金、联合救灾项目组对接给予支持。
▎7月11日下午,成县公益慈善事业协会所代管的壹基金联合救灾甘肃陇南备灾仓库清点仓库物资,579套家庭备灾箱、261个睡袋备勤中,随时准备物资调用。与此同时甘肃伊山伊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启动壹基金联合救灾甘肃兰州备灾仓库,12平米帐篷100顶,36平米帐篷40顶,50米彩条布307件,睡袋1114个备勤中,预计明日下午转运陇南以备不时之需。
▎7月12日,甘肃伊山伊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总干事及工作人员将赴陇南一线,对接当地民政及其他政府部门,协助当地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此次救灾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在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下有序协作行成救灾合力。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