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推荐使用高版本浏览器
I/

栏目导航

COLUMN NAVIGATION
详细栏目

高端大气,低端接地气—记白银籍在外优秀人才张宇

发布于2020-01-09  访问次数:3165  来源:本站

1.jpg

        张宇,1966年12月生,甘肃会宁人,决策咨询专家。现任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智库首席研究员、副理事长、党支部书记。长期从事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加上基层工作的经验,在政策沟通、协调落实方面具有一定的把控能力。

爱岗敬业,成绩斐然

        张宇在甘肃有“小迟福林”之称,他被甘肃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特聘为教授和研究员,曾几度受聘担任甘肃省委宣传部形势与政策宣讲团成员,省科技进步奖评委、奖励委员会委员,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委员。在以文辅政方面,他曾长期参与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和省政府主要领导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甘肃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十五”规划编制工作,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省政府“十一五”规划纲要《说明》的起草工作,以及“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在决策咨询方面,他参与研究3项国家课题,主持4项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和3项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包括《甘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战略研究》、《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对策研究》、《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兰州经营城市的理念与途径探索》、《兰州市开发区增容扩区和转型升级的深度研究》、《兰州市都市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等。其中《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获甘肃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肃省中长期粮食供需平衡与对策研究》、《中国甘肃河西走廊(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农作物种植业可行性研究》获省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在著作与论文方面,他参与主编《财政金融概论》(天则出版社)、《金融理论与实务》(西安地图出版社)、《甘肃县域经济实证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等3本论著,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

2.jpg

台湾著名学者邱毅教授

专心专注,以事其业

        1986年甘肃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至1993年9月在甘肃省农业厅计划处工作,任科员、副主任科员,从事农业农村政策研究与咨询、农业产业布局计划及中长期规划的编制等工作。期间,主持并完成《世行项目疏勒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可研报告》和《甘肃农业投入产出研究》。1993年9月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深造,于1996年9月获得硕士学位。1996年9月至2006年9月在甘肃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政策处工作,任主任科员、副处长,从事全省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咨询工作,参与和负责《政府工作报告》等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负责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或交办的重大政策问题的调研活动等。2006年9月至2008年12月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挂职任区委常委、副区长,从事全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协调工作,分管发展改革、国土开发、财政金融、市场监管、环保等工作。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发展改革处任处长,继续从事全省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

3.jpg

走出自我,爱在一山一水间

        在中国的“智库热”兴起之前,一山一水就将社会智库作为机构的重点领域之一。她将社区综合发展、公共政策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专注于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区发展提供成功案例、为理论研究提供有力佐证,逐渐成长为全国有影响的社会智库组织。自2015年以来,连续三年被全国社科联评为“全国社科联创建新型智库先进单位”。

4.jpg

一山一水领导班子

        2008年1月,从加拿大西蒙·弗莱泽大学留洋归来,曾在一家国际公益机构管理公益项目多年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文广,在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的基础上创建了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并聘任曾经做过他学生的张宇为智库特约研究员。12年来,一山一水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社区善治”的愿景和“公平地满足脆弱社区的发展”的使命,致力于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智力支撑,着力营造正能量的公益氛围,引领和促进公益事业专业化、多元化发展,大力推进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

5.jpg

原省人大副主任朱志良一行莅临一山一水调研

        张宇说,他自幼家境贫寒,深知广大弱势群体之艰难,加之长期作为政府机关的一名附庸文人,在完成大量“命题作文”的实践中逐渐锻炼了党性、熟悉了政策、学会了独立思考,同时在基层任职的体验中逐渐吃透了省情、也平添了责任。这造就了他致力于客观独立地反映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公共需求的内在自觉,主动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思路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创造性的专业性智力咨询服务。一方面,作为个人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本着回应政府关切、表达草根期盼、体现社会责任的共同愿景,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一山一水的怀抱。

6.jpg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国强出席“一山一水”论坛

        张宇有句口头禅“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跟谁在一起。”他说自己喜欢与优秀的人一起干富有挑战的“正经事”,在甘肃前些年人尽皆知的那种政治生态下,2013年底,他选择了从体制内走出来,专职做丁文广教授的助手。事实表明,丁文广2014年被甘肃省评为“全省道德模范”,2015年被中宣部等六部委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被国家民政部评为“中华慈善奖提名奖”,获“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荣誉称号。张宇说自己跟对了人。

7.jpg

        他说“一山一水做智库,在以智库智慧助力政府科学决策的过程中,始终要求自己所做的工作必须贴近基层、走近群众,必须做到上通天线下接地气,这是我选择加入这支团队的一个重要原因。”他协助丁文广教授在推动公共政策和理论研究的结合,促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生合作发展的同时,着力为把一山一水打造成甘肃领先、西部一流、全国有影响的社会智库做出了一些创造性探索。他充分发挥自己长期从事决策咨询的工作优势和基层工作经验,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承接课题研究、第三方评估、规划论证以及咨询服务等项目;同时,积极为企业、社会组织搭建战略平台,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成功承办了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博览会“国家公园与生态文明建设”高端论坛,一年一度的“一山一水论坛”也已成为社会智库主导的品牌论坛。

        随着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他在业内也赢得了广泛认同。曾经有位在甘肃省委省政府重要岗位上工作过的会宁籍领导说“张宇身上有会宁人的优点,没有会宁人的缺点。”一山一水创始人、理事长丁文广教授对张宇的评价是“上通天线、下接地气”。

10.jpg

政协全国副主席韩启德

11.jpg

陪同省社科联副主席罗哲在甘谷县调研

12.jpg

乐于奉献,硕果累累

        一山一水自成立以来累计筹款1.5亿元,帮扶80多万弱势群体(贫困人口、灾民和儿童)走出困境。2016-2018年,一山一水积极参与甘肃省“精准扶贫”项目,在生态扶贫、灾害救助、留守儿童关怀等方面资助近3220万元,实施了8个精准扶贫项目。

13.jpg

        同时,一山一水积极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出谋划策。智库提交的《关于构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型管理机制的建议》,提出了构建统一规范的综合执法体制和多元一体监督机制等七条建议,得到了林铎书记的肯定,并批示给省政府相关领导和发改、环保、林业、编办、政研室等部门研究吸纳,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一步完善了政府工作方案。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山一水坚持把水变绿、山变青作为孜孜追求的事业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14.jpg

        12年来,在推进“社区发展”的进程中,一山一水坚持将环保理念融入扶贫项目,专门为项目“搭配”了生态恢复计划,还将自身一项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的国标沼气池改进提升技术无偿提供给项目户使用。不仅提高了产气率、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而且能够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正常产气。这项专利技术后来还被科技部收录于《南南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实用技术手册》,并通过墨西哥坎昆及南非德班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推广到发展中国家,为中国气候外交赢得了声誉。

15.jpg

澳大利亚羊产业专家戴维德·奥斯本等

        他们还为项目户无偿资助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和节能炉等清洁能源设施,以“卑微”的行动促进气候变化应对的中国行动。

16.jpg

        甘肃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公益发展机构的管理理念和能力相对滞后。作为该地区社会公益组织“领头雁”,近年来一山一水通过公益平台的搭建、机制的建设、人才的培养等工作,为这里区域性公益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7.jpg

        按联合国的贫困标准核算,甘肃全省大约有1200万贫困人口,几乎占总人口的一半,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公益慈善事业在这里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氛围。目前甘肃全省已有正式注册的社会组织约2.3万家,包括官办的社会组织。但真正有活力的社会组织不到200家。2013年岷县地震后,甘肃公益机构得以迅猛发展,其中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甘肃公益救灾联盟”的崛起。一山一水正是这个联盟的主要发起者、领导者之一。

18.jpg

        “甘肃公益救灾联盟源于‘壹基金’支持属地灾害响应的实践与探索。”一山一水逐渐完善了联盟的章程、备灾机制、规划、治理体系等。为了满足联盟成员单位的多元化发展,即除了救灾,还开展环保、教育等公益事业,后来又将联盟改成了“甘肃公益网络联盟”。时至今日,该联盟已有129家合作伙伴,辐射甘肃全省13个市(州)。自2012年一山一水搭建甘肃公益网络以来,他们一直很重视与政府的合作及公益伙伴的能力建设,从最早的大规模人员培训到针对机构的个性化辅导,做了大量工作。为了网络的优化,提出“市(州)协调机制”,力推在甘肃14个市(州)均建立自己的协调网络,构建市(州)交流机制,促进信息的共享,从而实现市(州)一级的联合行动。

19.jpg

        一山一水主导的甘肃公益网络建设,则犹如一股清泉,滋润了中国西北地区民间公益组织的成长,改变着甘肃公益的大环境。

20.jpg

        一山一水自成立以来,从“5.12汶川地震”到“4.20雅安地震”再到“7.22岷县地震”,每当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一山一水的工作人员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灾后救援的现场。例如,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丁文广就出现在“汶川”地震灾区指挥救援;2013年“7•22岷县漳县地震”发生后,由于此前在地方建有备灾仓库,一山一水的总干事虎孝君带领的救援团队和救援物资与解放军的救援部队同时到达了重灾区。随后,他们和“壹基金”携手在梅川镇组建了“壹基金•甘肃公益救灾联盟救灾指挥部”,与岷县民政局等政府部门合作,主动协调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救援力量。灾后重建过程中,一山一水也是唯一一家在岷县坚持灾后救援长达2年的公益机构。由于在那次救援行动中的出色表现,他们获得了“壹基金灾害救援贡献奖”和“壹基金灾害救援勋章”等荣誉,还被甘肃省委宣传部评为优秀社会组织。

21.jpg

        在做灾后救援的过程中,一山一水发现由于家长们忙着重建家园,而学校放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无人照顾,于是,立即增加了一项特殊的项目:儿童心理干预。他们携手“壹基金”,建设了20个“儿童壹乐园”,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孩子们摆脱地震造成的心理创伤。此外,他们还与《西部商报》携手,发起了一场暖心的“健康水杯”行动;为从源头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与壹基金携手实施了“净水计划”,涉及全国20个省;为了给需要关怀的儿童送去温暖,又领导了一场持续时间长、受益人群广的“温暖包”计划……这些活动累计让10万余名儿童受益,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每当看到他们开心的笑容,我的内心也充满了阳光。”丁文广动情地说。

22.jpg

        自2008年以来,一山一水先后获得甘肃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国家教育部、民政部及国际机构颁发的23个奖项。2016年,被中国民间公益透明指数网评估为“全国千家公益组织慈善透明排名第6位,全国环保领域NGO排名第1位,甘肃公益组织慈善透明排名第1位”。

23.jpg

        除了民政部、财政部和甘肃省民政厅、省社科联等政府部门之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中国扶贫基金会、嘉道理慈善基金会(香港)、施永青基金(香港)、德国米苏尔基金会、国际救助儿童会、深圳壹基金、SEE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都是一山一水一路同行的亲密伙伴。

24.jpg

        一山一水的事迹先后被《中国经济周刊》、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今日中国》、《科学中国人》、德国明镜周刊、《中国扶贫》、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等上百家媒体多次深度采访和报道。

        当然,一山一水的社会智库与公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有困惑、有迷茫,甚至有过彷徨,但最终他们选择了坚持,这是因为他们坚信只有NGO健康有序发展起来了,这个社会才会更进步。他们认为“一个平凡的人,只要你有梦想,坚持自己的努力、人生信念和奋斗目标,你就是正在影响世界的人,也必将成为世界因你而不同的人。”

25.jpg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亚欧大陆交通的枢纽,也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理念背景下,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一山一水如今也在展开相关研究,希望借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东风,让更多人受益。一山一水认为“他们的清洁能源、旱作农业等技术;救灾平台搭建、公益组织培育等经验;政策和技术咨询、项目评估等能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均具有交流和推广价值。”

26.jpg

        十年磨一剑,弹指一挥间。今天的一山一水已经实现了当初定下的“甘肃领先、西部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发展目标,探索走出了一条西部乃至中国特色的独立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的新路子。(来源:白银市经济合作局)

联系我们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河北路956-962号高新大厦A座14C~14D,电话:0931-8408197
电 邮:lucwesd@lzu.edu.cn or wgding@lzu.edu.cn
甘肃公益微信公众号:gsgywx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    网站备案: 陇ICP备18001912号   甘公网安备案:62010202001371号
0931-8408197
在线咨询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