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推荐使用高版本浏览器
I/

栏目导航

COLUMN NAVIGATION
详细栏目

致敬生命 ▏说起2020,需要一份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发布于2021-01-02  访问次数:2625  来源:本站

临近年关,我们带去一些温暖 

兰州公益心社会服务中心  张有睿 

微信图片_20210106110549.jpg

今天,志愿者一行来到了朱元坝村,这也是这场灾害最严重的村庄之一。首先去坐落在半山坡上的朱元坝小学的孩子送去了温暖包,穿上新衣服孩子们在寒风中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校园里扎满了救灾帐篷,现住着十来户的村民,之前还有好多户,有的搬去亲戚家住,有的自己搭好简易的活动板房去住。帐篷中的村民只能用电炉子取暖,有政府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基本生活没有问题。

走进一户帐篷中,是一个王大妈,她拉着我们的手,说起8月17号的那个下午,洪水如猛兽般而来的情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那一刻,我感同身受,眼泪打转,我知道要给大妈一份坚强,硬生生将泪水流到了心里。这一刻再多的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随后我们来到了险崖坝村,一进村,到处残垣断壁,泥沙成堆,满目疮痍。无法想象昔日的绿色家园,俗称小江南的地方竟然变成了这个样子。

微信图片_20210106110553.jpg

走进村子,是一间间破败不堪的房屋,无一不是在告诉我们,曾经经历了怎样的灾难才变成这样的。洪水后这里几乎没有村民居住,到处淤泥树枝,偶尔能看到埋在泥沙中的一些生活用具。

走着遇见一位大叔,在那里拆卸还算完整的门,说是拿回去修房子用,志愿者们帮大叔拆门装车。谈话中,大叔也是很无奈,痛苦而又茫然,这场灾难,一时之间让太多人一无所有,更不知道以后要怎么办。

今天所看所见让我们的心情异常沉重,感叹自然灾害的无情,更是为这些饱受灾难的村民们以后生活的担忧,房屋田地尽毁,以后要靠什么生活?现在是寒冬,又临近年关,希望我们此行能给他们带去一些温暖,也希望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尽早让这里恢复重建。

走在自我疗愈和疗愈他人的公益之路上 

陇南益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牟玉娥

微信图片_20210106110557.jpg

2020年12月22日,在在崎岖的山路上颠来倒去的爬行后,我们来到朱元坝小学,这里将是第一批35个暖心包发放点。

院子里临时安置着十来户帐篷,他们来自8.12文县暴洪灾害中受灾最严重的一部分,多数都是孩子在朱元坝小学上学。

温暖包发放前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做破冰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乡村的孩子们都很淳朴,很快就和我们打成一片。孩子们欢快的歌声响彻校园,好像三个多月前他们不曾发生过什么。操场边十多个家长也受到了感染,看着孩子们一起鼓掌参与。

微信图片_20210106110600.jpg

洪水过后,一切都会好慢慢起来,就如今天,孩子们看到温暖包里的棉衣、棉鞋、棉帽、围巾,包括学习用品,还有一个小熊玩具……全校35个孩子们在操场上穿戴整齐后,在操场上出现一道靓丽的风景,“这都可以当校服了”!年轻的校长和孩子们一样开心,跟我们一块儿合影留念。

我们组走访了两户受灾人家的帐篷,其中有一个60来岁的孤寡老人寄住在弟弟家,见我们来,眼里噙着泪。帐篷里堆放着四五袋米和四五袋面,他说政府和各界爱心人士都很关心他们,他们也在积极整修家园……每到一处都被眼前的故事感动着。

最震撼的是来到受灾最严重的险崖坝村,远远看去都是两三层的小洋楼,走进一近看,淤泥都拥堵到了一楼的房顶,家具都被裹挟在淤泥中,横七竖八,有的木质的楼房都已坍塌,真是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微信图片_20210106110603.jpg

陪我们一起去的是一个年轻的妇女主任,也是本村的受灾者,她指着不远处裹着泥巴的一辆黑色小轿车,说那是她们家的,经过这次和大家共度灾难,她学会了爱人。当时大水淹过三楼,有的人已经浸泡在水里中,有的人爬到三楼阁楼的楼顶等待救援,第二天直升飞机半空旋梯救援才侥幸逃命。

我们行程的第三站石鸡坝小学,这里条件相对比较好,幼儿园和小学是一体的,全校有700多个学生,我们将剩余的79个温暖包发放给了附近几个村受灾户的小孩。

此次志愿者一行感慨万千,见证了自然的力量,也见证了人的力量,我们带着爱和相信走在这条自我疗愈和疗愈他人的行善之路上,希望社会各界关注和关爱这里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我在一线,我要说

微信图片_20210106110607.jpg

对于外地人来说的我,可能永远无法理解她们的心情,可以做的只是倾听。这一系列的问题或许远远不是温暖包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做的就是把温暖包发给她们的小孩,让冬天增添一些温暖。

帐篷里的村民很感谢我们给她们带来了温暖包,走的时候小朋友在老师的组织下目送我们离开。我的工作中有企业探访的项目,近距离的接触受益人,能更好的帮助我给企业科普探访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人文事项。我们队伍出发前,也被嘱咐尽量多帮助现场的村民干活儿,很简单的一句嘱咐,让我们在现场成为了更专业的工作者,也因此得到当地人的尊重。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  丁婧婧

微信图片_20210106110610.jpg

如果不是灾难,谁愿意连续几个月一直住在帐篷里呢?这个世界,有的人生来就在罗马,有的人生来就须努力奋斗方可到达。但不管怎样,都要去努力,去坚持,也唯有坚持努力,一切才会变得更好,生命也终会开出灿烂之花。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公益不是一个人的马拉松,而是一群人的接力赛。回首过去,加入公益组织已有4个年头,每次活动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不一样的感悟。我们都是普通人,生活却大不相同。这些受捐助温暖包的孩子勤俭节约,学习优秀,当他们看到我们之后,眼里闪动的光,让人喜悦又心酸。这是一种期盼之光,是一种希望之光,更是一种坚定之光,他们不负现在,不负众望,脚踏实地得在做人,在学习。正如他们在“心愿卡”上所写:我会好好学习,孝敬长辈,用实际行动去证明,不辜负你们。

——西和县爱暖人间义工协会  何英美

 

微信图片_20210106110615.jpg

灾害不期而遇,人生坎坷不惊,2020年8月17日,对于我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而对于文县石鸡坝镇朱元坝村的村民们,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天,家园被淹,房屋被毁,在短短的半个小时,整村一片汪洋。

作为一名公益从业者,由于专业所学,在来石鸡坝的路上,其实心里做了些铺垫,但临近灾害现场,看着淤泥淹埋的房屋和暴洪冲毁的房屋,虽距离事发已三月有余,但仍是一片狼藉,映入眼帘只有那些在暴洪中没有冲垮的柱子和一些砖石结构的建筑,村里已经恢复了原有的宁静,伴随宁静的同时,是一丝的忧伤,那一刻,泪水湿润了眼帘。

在走访交谈中,有一位老大爷讲述了他的一生,感慨人生不易,生活艰难,就修建家园,已然四次,一辈子的心血修建的房屋,却未能在暴洪中幸免。交谈中,老人几经哽咽,此时的自己,深深被感动,也被震撼。

环山远望,处处是山,低头思索,溪流涌动。我喜欢山水,而此时此刻,我更是敬畏山水。看着眼前的情景,听着老乡的心声,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的渺小,真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靖远春风雨露公益发展中心  李和武

微信图片_20210106110619.jpg

 捐赠仪式结束之后,按照事先分好的三个组装好要发放的温暖包分别去到不同的地方。我们险崖坝组的第一站,来到朱元坝博爱小学,灾情过后这里不仅有孩子们在这里上课,还有他们的家庭在搭建的救助帐篷里生活,虽然只有30个孩子,背后却有30个家庭在这里有了栖身之所。

经过跟孩子们简单的接触之后,我们规范有序的把温暖包发放到每个孩子手中,穿上衣服后脸上没有想象中的灿烂笑容,更像是一件工作的交接。事后经过访谈一位五十五岁的大姐和一位三十出头的妈妈得知,经过这次灾情无论大人孩子好像都被打懵了,对事情的情感反应迟钝,夜里睡不好觉,总是被洪水涌来的噩梦惊醒,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所有的语言都显得多余,只好一个深深地拥抱结束这一站。

微信图片_20210106110622.jpg

接着我们来到险崖坝村,这里之所以受灾严重,是因为当时形成了堰塞湖,院子里不仅有淤泥,最高水位曾达淹没三层楼之高。即便如此,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虽然渺小,借助众志成城的力量,所有人都在努力的生活。家虽然没了房子还在,搭建新房所需的材料还有,自己动手拆旧建新。搭起的是房子,更是生活在此地的人们心中的希望。

经过一天的走访,发放温暖包不仅发的是温暖,同时也是给到崩溃边缘的人一份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临夏虹桥社工服务中心  刘悦芳

联系我们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河北路956-962号高新大厦A座14C~14D,电话:0931-8408197
电 邮:lucwesd@lzu.edu.cn or wgding@lzu.edu.cn
甘肃公益微信公众号:gsgywx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    网站备案: 陇ICP备18001912号   甘公网安备案:62010202001371号
0931-8408197
在线咨询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