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推荐使用高版本浏览器
I/

栏目导航

COLUMN NAVIGATION
详细栏目

高宏

发布于2014-07-07  访问次数:6070  来源:本站

1.jpg

个人简介

 

高宏:(山东莱州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4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究”,读博期间主要对有机污染物的环境监测、固相萃取同时富集环境中多种有机污染物前处理技术;无标准品同时分析环境中多种有机污染物半定量分析方法;有机污染物体外毒性效应光谱测试方法;大气有机污染物源解析;环境有机污染物与蛋白及DNA体外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分离、分析有机污染物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为2004年兰州大学(国家第一批985学校)“萃英计划”引进优秀博士,并于2004年7月开始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5年第一作者发表SCI源刊学术论文5篇,第一作者EI1篇,第一作者国际会议交流论文2篇。近年主持及参加国家自然基金、973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省校级课题及横向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获省级奖2项。

熟悉大气、水体、土壤、沉积物等各种环境介质的环境监测过程;实验室管理;实验室质量保证及分析质量控制体系;环境分析中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常规化学及仪器分析方法;实验室常规分析仪器的操作原理、使用及管理;大型分析仪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原子吸收等的原理、操作及管理;了解计算机技术及方法在环境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承担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环境化学理论与方法》及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综合实习》等教学与科研工作。具多年从事环境监测、环境化学、公共卫生研究工作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实际研究经验积累。2008年11月赴加拿大环境部做访问学者,2010年2月结束回国,在加期间主要研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排放清单、大气迁移、源汇解析、迁移途径、区域归趋、长距离跨境迁移等环境行为过程观测及模拟研究方法和手段。

 

擅长领域的专业技术方向

研究方向主要有环境痕量有机污染物的环境监测;环境痕量有机污染物前处理技术及分析方法开发;干旱区环境有机污染污染机制与生态修复;环境有机污染物影响评价与清洁生产过程有机污染物减排等。近年来主要从事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排放清单、大气迁移、源汇解析、迁移途径、区域归趋、长距离跨境迁移等环境过程观测及模拟研究;干旱区POPs生态效应、环境生态风险评价及污染修复研究。

 

学习简历

2001.9-2004.6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专业         博士

1998.9-2001.7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分离科学专业         硕士

1981.9-1985.8   兰州大学药学院、      药学专业             本科

            

工作简历

2008.11-2010.2  加拿大环境部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面上项目,主要研修POPs大气迁移、源汇关系等环境过程观测及模拟研究)

2004.7—至今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所,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7.9-2001.8   兰州铁路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检验科,药师、主管药师、主管技师、检验科副主任、副主任技师、兰州铁路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铁道部卫生检验学组、学术组成员。

                                        1985.8-1987.9    甘肃省建工局职工医院药剂科,药师

 

近5年主持及参加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近年主持、参加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POPs迁移转化、归趋特征分析及数值研究¬—以河西走廊、兰州地区有机氯农药为例”(40971267/D010903)(教育部,2010.1-2012.12)。

(2)主持教育部“春晖计划”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干旱区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跨介质迁移行为数值模拟和观测研究” (Z2008-1-62025)(教育部,2009.5-2011.5)。

(3)主持兰州大学西部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兰州地区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气-土交换初步研究-以有机氯农药六六六为例”(兰州大学, 2009.1-2010.12)。

(4)主持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河兰州段泥沙及沉积物特性对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吸附影响的研究”(0803RJZA085)(甘肃省科技厅,2009.1-2010.12)。

(5)参加国际极地年北美五大湖持久性毒物区域归趋行为加拿大-美国双边合作项目,主要参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大气迁移、分馏行为、全球分布研究工作(2008.1-2010.12)。

(6)参加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中心国际合作项目 “中国-北美有关中国限制林丹使用对全球和北美的影响”,“人类活动产生污染物对北极的跨洲际大气传输(全球极地年项目,IPY)”(2008.1-2010.12)。

(7)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湖泊水环境质量演变与水环境基准研究”(2008CB418200)子课题“湖泊水环境质量区域差异特征”研究(2008CB418201,2008.7-2012.8)。

(8)参加由甘肃省科技厅、日本国际环境技术转移研究中心(ICETT)、国家科技部环境无害化技术转让研究中心(CESTT)共同承担的“甘肃省清洁生产人力资源开发与能力建设培训项目”(共五期培训,2005.10-2007.3)。

(9)主持企业委托课题“电解液中有机物分析研究”(横向,2006.9-2009.9)。

(10)主持企业委托课题“个体剂量器在污染作业场所的应用调查”(横向,2005.11-2006.11)。

(11)主持兰州大学优秀博士立项项目“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结合色-质联用技术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兰州大学,2004.11-2009.9)。

(12)作为课题组第一成员参加甘肃省环保局“黄河兰州段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环境承载力研究”课题研究(2002.3-2003.9),该项目于2005年4月获甘肃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于2004年9月获甘肃省“环境杯”科技奖二等奖。

 

近年主要论著目录如下

(1) Hong Gao, Jianmin Ma, Zuohao Cao, Alice Dove, Lisheng Zhang,“Trend and climate signals in seasonal air concentration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ver the Great Lake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2010.4,in press online )

(2)高宏,董继元,吴军年,兰州地区HCHs的跨界面迁移与归趋,中国环境科学,2008,28(5):407-411(EI)

(3)Hong Gao, Minquan Ma, Lei Zhou, Runping. Jia, Xingguo Chen, Zhide Hu, “Interaction of DNA with aromatic hydrocarbons fraction in atmospheric   particulates of Xigu District, Lanzhou,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7, 19, 948–954(SCI)

(4)Hong Gao, Jianmin Ma, Lisheng Zhang, Yifan Li, “Modelling the Atmospheric Transport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and Cold Condensation to the Arctic along the Different Latitud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using a 2-D Dynamical Model”, Society of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SETAC) Asia/Pacific 2010 Meeting, Guangzhou, China, 4 - 7 June, 2010.

(5)Hong Gao, Lei Zhou, Minquan Ma, Xingguo Chen and Zhide Hu, “Composition and source of unknown organic pollutants in atmospheric particulates of the Xigu District, Lanzhou, China”,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4,72,923–930 (SCI)

(6) Hong Gao, Ting Zhao, Qin Kong, Xingguo Chen and Zhide Hu, “Analysis of unknown organic pollutants in sewage by solid-phase 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ic Science, 2004, 42, 91-99 (SCI)

(7) Hong Gao, Liandi Lei, Jiaqin Liu, Qin Kong, Xingguo Chen, Zhide Hu, “The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serum albumin and a new reagent with antitumour activity by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s”, J. Photochem. Photoboil. A: Chemistry, 2004,167,213–221(SCI)

(8)Hong Gao, Minquan Ma, Lei Zhou, Runping. Jia, Xingguo Chen, Zhide Hu, “Interaction of DNA with aromatic hydrocarbons fraction in atmospheric particulates of Xigu District, Lanzhou, China in vitro”, The Seventh Asian Conference on Analytical Sciences, Hong Kong, 2004

(9)HongLin Zhai, Hong Gao, Xingguo Chen, Zhide Hu, “An assisted approach of the global optimization fo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nal. Chim. Acta. 2005, 546, 112-118 (SCI)

(10)Jiyou Zhang, Jianniao Tian, Jiaqin Liu, Hong Gao, Xingguo Chen, Zhide Hu, “Quantification of neurotransmitter amino acids in human serum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laser-inducede fluorescence detection”, Microchim Acta, 2003, 143, 241-244 (SCI)

(11)董继元, 王式功, 高宏, 尚可政, 姚焕炬, 成刚,兰州地区DDT的环境多介质迁移和归趋模拟, 生态环境学报,2009,18(2):519-522。

       (12)董继元,王式功,高宏,姚焕炬,兰州地区苯并(a)芘的环境多介质迁移和归趋模拟生态环境,2008, 17(6): 2150-2153。

 

重要学术组织任职:

1.SETAC(The Society of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会员。

 2.中文核心期刊《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环境科学与技术》等评委。

 3.SCI期刊《Chemosphere》、《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审稿人。

 

近5年指导学生情况

硕士研究生

(1)已毕业硕士研究生3届7人,论文题目如下:

2008年6月“加氢润滑油基础油中絮状物的组成及对油品性能的影响”。

2008年6月“镍电解液中有机膦萃取剂的分析研究”。

2009年6月基于逸度模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环境行为与生态风险研究―以半干旱的兰州地区研究为例”。

2009年6月“部分芳香类有机污染物的QSAR研究”。

2010年6月 “太湖氮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区域差异性研究”

2010年6月 “兰州地区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初探”

2010年6月 “黄河兰州段沉积物对有机氯农药的吸附特性研究”

(2)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3届6人

 

本科生创新创业行动

2006年3-11月指导环境科学系2007届2名本科生参加2006年兰州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行动“兰州地区土壤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滴滴涕和六六六污染特征及源解析”。

 

指导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情况

(1)Jiyuan Dong, Hong Gao, Huanju Yao, Shigong Wang, Minquan Ma,Simulating of the transfer and fate of HCHs since 1950s in Lanzhou, China,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09,72(7): 1950-1956.

(2)T.Huang,X.G.Cheng,H.Gao,R.Liang. Composition of Floccules Formed in Hydrotreated Base 0il[J].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27(5):464-473.

(3)任婷,马祥林,杨志群,成刚,高宏. 兰州地区典型有机污染物长距离迁移及总持久性模拟[J].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20):62-67。

(4)成刚,高宏,张远,田自强,万峻. 白龟山水库规划区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10,23(4):47-52。

(5)杨志群,姚焕炬,任婷,成刚,高宏. p,p’-DDT在黄河兰州段沉积物上的吸附/解吸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1):174-179。

(6)杨志群,姚焕炬,成刚,任婷,高宏. 兰州市区典型持久性有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接收,2009年)

(7)姚焕炬,杨志群,周丐州,高宏. 黄河兰州段沉积物对六六六的吸附解吸研究[J].人民黄河,2009,31(5):54-56。

(8)周丐州,高宏,杨志群. 量化参数结合MCI研究芳香类有机污染物对水生发光菌的毒性[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654-7657.

(9)董继元,高宏,王式功等。兰州地区苯并(a)芘的多介质环境归趋模拟研究。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8暨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08年5月。

(10)姚焕炬,高宏,董继元. 兰州地区多环芳烃的跨界面迁移与归趋模拟研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8暨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08年5月.

(11)周丐州,姚焕炬,高宏。半干旱区土壤对γ-六六六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2007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学术年会,西安,2007年7月。

(12)姚焕炬,杨志群,周丐州,高宏. 黄河兰州段沉积物对γ-六六六的吸附解吸研究. 2007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西安,2007年7月。

(13)黄韬,程型国,高宏,梁润霞. KB 150 BS加氢基础油中絮状物的分子类型分析[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8,26 (l):5~9。

(14)黄韬,程型国,高宏,梁润霞. 150BS光亮油中絮状物产生的原因及对油品性能的影响[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8,38(6):15-19。

(15)梁润霞,高宏,石辉文,刘涛.造纸黑液与玉米秸秆堆肥实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73-5074。

 

联系我们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河北路956-962号高新大厦A座14C~14D,电话:0931-8408197
电 邮:lucwesd@lzu.edu.cn or wgding@lzu.edu.cn
甘肃公益微信公众号:gsgywx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    网站备案: 陇ICP备18001912号   甘公网安备案:62010202001371号
0931-8408197
在线咨询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