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推荐使用高版本浏览器
I/

栏目导航

COLUMN NAVIGATION
详细栏目

《祁连山生态绿皮书: 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18)》出版

发布于2019-01-09  访问次数:6221  来源:本站

wpsC1CF.tmp.png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黑河、疏勒河和石羊河等6大内陆河及黄河支流-大通河的水源产流地。虽然北边和西边是沙漠,南边有柴达木盆地,东边有黄土高原,但祁连山以大自然的力量辟出一片绿洲,成为一座岿然不动、坚定不移的湿岛,阻隔了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的南侵,拱卫着青藏高原乃至“中华水塔”三江源的生态安全,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西部水资源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项目下,设立了“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优化调配”课题,并特别设立了子课题“祁连山生态系统变化归因与善治对策”,拟在分析不同时空尺度祁连山生态系统变化的基础上,以跨学科研究为切入点,以公共政策研究为突破口,研发适于祁连山受损生态系统自然修复技术和水源涵养能力优化提升技术,提出生态善治对策。作为该项目的成果之一:《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18)》于2018年1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部绿皮书由兰州大学丁文广教授、勾晓华教授和李育教授组建跨学科团队,共同编辑完成。

wpsC1EF.tmp.png 

主编:丁文广 勾晓华 李育

本书为“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的第一本。从总报告到案例篇,系统分析了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少数民族和环保政策等层面发展历程,通过对祁连山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历史过程、治理风暴、典型案例、发展态势等进行多维度的研究,向社会各界呈现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紧迫性,为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国家公园建设、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智库支撑。

绿皮书提出的主要观点包括如下:

1.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聚焦体制机制症结,统筹解决好突出问题,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推动绿色发展崛起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树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理念,继续紧盯生态环境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全面落实探采矿、水电站等差别化退出方案,采取“一矿一策、一站一策、一企一策”措施,持续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各项整改任务。转变传统GDP考核形式,树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推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模式转变。

2. 鼓励原住民参与保护区管理,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长久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博弈过程中,专家发现“社区共管”、“生态民”、恢复传统的游牧制度、生态扶贫、协同治理五大策略是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因此,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的建设中应注重:①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实施“社区共管”机制;②构建统一规范的综合执法体制和多元一体监督机制;③将祁连山国家公园内的原住民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态民”;④重新认识草原围栏建设,适度恢复传统的游牧制度;⑤实施生态扶贫,将生态保护与扶贫发展有效结合。

3. 提倡科学民主化的决策模式,打破“九龙治水”的传统局面,构建多元治理结构体系,提倡“环境善治”治理模式

我国环境政策长期采用国家政府高层决策或专家精英决策模式,缺少地方政府、公众、社会组织的参与,不利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协调,导致决策的公平合理性欠缺。因此,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精英决策模式,加强各部门在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中的职责分工,打破部门壁垒,强调利益相关群体相互配合、协同治理、共担职责。构建多元治理结构体系,打破传统的政府干预型和管制型治理模式,提倡“环境善治”,融合各种环境主体的力量,建立协同关系与方式,确定环境责任边界,实现治理赋权,通过动员环境社会组织和公众最大限度的深度参与,创造一系列以政府为主导、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和机制,共同促进生态福祉的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与行动策略。

《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18)》

wpsC200.tmp.png 

主编介绍:

丁文广: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社会学、环境管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受邀兼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在中国实施项目的社会发展专家;在Renewable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Applied Energy、《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在科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兰州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著作)10部,先后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感动甘肃·2015十大陇人骄子、甘肃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7年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20多项荣誉和奖项,多次受到中央和省上领导的接见,有关中央和省级媒体采访报道其事迹100多次;创建的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是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社会智库和发展机构,近年重点围绕西部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保护等开展跨学科研究,如在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了“社区共管”实证研究,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从环境善治层面研究并提出了创新性决策建议。与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首席智库专家张宇研究员等共同调查研究,向甘肃省委省政府提交的《关于构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型管理机制的建议》,引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注、重视和批示,同时被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方案采纳。

wpsC231.tmp.png 

勾晓华: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委员、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委员、《Science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杂志编委等。近年来主要从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树轮气候记录机制和生态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发现研究区树轮宽度主要反映区域湿度变化,点面结合重建了不同区域近百年到近千年的干旱历史和区域差异,同时发现林线处树木的生长与温度相关,近百年来祁连山区森林上限上升,林线处树木密度增大,对气候变暖响应显著,为研究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30篇,其中在SCI收录的刊物上发表81篇(第一作者13篇,通讯作者42篇),发表在一区和二区的SCI论文33篇,先后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甘肃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奖项和荣誉。

wpsC241.tmp.png

 

李育: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古气候及古生态学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Geoscience、Earth-Science Reviews、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Climate Dynamic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科学出版社出版著作2部。先后多次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科罗拉多大学、犹他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香港中文大学、NOAA、NCAR等国际知名学术机构访问交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研究。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的论文被“科学美国人”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并被NG列为首页亮点论文,其他多篇论文被国内外多种高引指标收录。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留学基金委、甘肃省科技厅等多个学术部门评审,为QSR、Geology等二十余种国际期刊担任通讯评议人。现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已结题一项青年基金项目。

来源: 甘肃伊山伊水

 


联系我们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河北路956-962号高新大厦A座14C~14D,电话:0931-8408197
电 邮:lucwesd@lzu.edu.cn or wgding@lzu.edu.cn
甘肃公益微信公众号:gsgywx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    网站备案: 陇ICP备18001912号   甘公网安备案:62010202001371号
0931-8408197
在线咨询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