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推荐使用高版本浏览器
I/

栏目导航

COLUMN NAVIGATION
详细栏目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新观察:一山一水,民间组织救灾与扶贫的探索

发布于2019-12-20  访问次数:3105  来源:本站


        距离2020,时间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关于扶贫,可以说五千年中国的史册上从来没有如此被浓墨重彩的书写过,而在世界范围内被一个国家提高到如此前无古人的高度所重视也是没有过的。战胜贫困,以举国之力来与之决战,实现所有人共奔小康,它必将以厚重的一笔书写于人类的史册上。

关于自然灾害,作为一个长期奔走于西北高原的职业媒体人,从5·12汶川大地震到舟曲泥石流,作为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目之所视,脚之所踏,手之所记,心之所感,每一次自然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是破碎的山川,是阻隔的河流,是倒塌的屋宇,是残破的城池,是废墟般的村庄,以及殇亡的生命,和幸存者的悲哭。

        而对于西北,对于莽莽黄土地和西秦岭的高山深谷之中,贫困与灾害往往是一对双生子,是连体的兄弟。由于贫穷,人们往往迫于生计,过度的垦荒种地,过度的砍伐森林,过度的攫取资源,造成了对自然的过度索取,进而破坏了生态与自然环境,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的链条,恶劣的生态环境导致了自然灾害频发,进一步加剧了贫困。

        这种循环往复之间,到底存在着一只什么样的手在推动着?是什么样的因,导致了这样的果?而人在其中又扮演着何等角色,人是否可以改变这一过程,还是这一过程本来就不可避免或者不可逆转?大自然的演变,社会的演进,科技的进步,有没有可能带来一种改变的契机?

        谁是系铃者?谁又是解铃者?

        面对浩茫时空,这似乎是一个无解之问,又似乎是一个无解之答。

        多年来,丁文广是一个默默奔走的人,他的足迹始终围绕着他所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一块黄土地。

        他曾经奋力学习,试图走出这一块土地,并得以成功跻身于城市。而置身于城市的高楼之间,他的目光却又深深地回望和打量着他所走出的土地。

        他曾经是政府官员,却又向往学无止境,便挂冠而远去加拿大西蒙·褔莱泽大学(Simon Fraser Uniersity)接受高等翻译培训。留洋归来,继续师从兰州大学陈发虎院士,攻读环境管理博士,之后成为兰州大学的教授;而作为一名学者,他又不甘心人生仅拘泥于三尺讲台,闭门造车,他将他所学的,他所思考的,他所目之所及的,结合起来,他选择走向了更大的课堂,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课堂之外,他的第一块试验田是平凉市崆峒区大寨乡清水岭。清水岭是一个黄土大山深处的村庄。曾经那里人们依赖于粮食种植,勉强度日,日子却过得并不殷实。丁文广通过争取基金项目在清水岭村实施了母牛滚动发展项目,由母牛滚动进而成功探索出绿色母牛银行模式。

        由此而撬动了一个村庄的养牛致富、种草植树、实现小康的梦想与希望。如今的清水岭,早已是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村,家家养起了牛。不仅实现了家家牛满圈,山山有树林,坡坡有苜蓿,真可谓是青山绿水,金山银山!清水岭的书记马生发说,这一切改变,都要感谢来自于兰州大学的教授。

        帮助和带动黄土地上的父老乡亲规模化养牛致富的同时,丁文广还特别注意项目与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关联性,注意引导人们树立珍惜资源、节约资源、善待自然环境的理念。为此,伴随着每一次养牛项目的实施,无偿给农户配送节能炉、太阳能,鼓励农户种植苜蓿、栽种树木。

        多年来,丁文广的足迹已经踏遍了西北的贫困山区。从平凉的黄土地,到河西走廊的戈壁滩涂,再到东乡的大山沟壑,陇南的深山峡谷,丁文广一直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与贫困、灾害之间的关系,一直致力于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整合社会资源,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脱贫致富提供帮助,为改善环境、减灾防灾积极探索做出努力。

        于是,他的试验田就不断地有了第二块,第三块……在民勤的沙漠戈壁里,他探索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治沙;面对河西走廊充裕的阳光,他探索如何利用太阳能技术帮助人们致富;结合养牛产业的发展,他设计出清洁能源沼气池。而这些探索都与他持久关注的生态环境紧密相连,与他立志于改善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的梦想有关。

        也正是基于这些坚持,这些实践,这些探索,他在扎实工作、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研究发现,西北地区多数边远山村往往由于“贫困导致生态退化,生态退化造成灾害频繁,频繁的灾害又加剧了贫困。”

        由此,丁文广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灾害风险管理—生态恢复—生计改善耦合模式”,成功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认知—减缓—适应的气候变化应对模式”。

        进而确立了未来一山一水团队助力“社区发展”的主线思路:扶贫、环保、灾害管理和农村社区能力建设统筹考虑、系统推进。

 四

        2008年,在中国公益史上被称之为公益元年。也是这一年,在西北地区,一山一水团队正式成立,并以其卓越的工作成就和奋力开拓而成为这一地区公益发展“开疆拓土”的先锋。

        农村社区发展项目充满了各种挑战,需要将“根”深深植入农村贫瘠的土壤才能开花结果。多年来,借助产业项目推进“社区发展”是一山一水长期坚守扶贫一线的“主战场”,也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丁文广和一山一水团队在这一领域坚守了十多年。

        多年来,在扶贫工作中,一山一水坚持“先输血、再造血”,即为贫困地区设计具有“造血”能力的产业项目,并为其提供资金支持,致力于实现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年,一山一水积极争取到了“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中央财政扶贫项目和其他基金项目的资金支撑。他们将这些资金全部用于最需要的人群和亟待发展的项目。通过实施项目,农户的收入翻番,通过配套种植薪炭林、草地等生态恢复项目,荒山恢复了生态,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甘肃省属于自然灾害多发易发省区,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率高、活动强度大、分布地域广,往往以突发、群发、并发等形式造成许多重大灾害事件。

        2013年岷县地震后,甘肃公益机构得以迅猛发展。在一山一水的发起下,“甘肃公益救灾联盟”建立,后改为“甘肃公益网络”。时至今日,该网络已有120家合作伙伴,辐射甘肃全省14个市(州)。

        一山一水所秉持的理念,是持续的关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健康、社区发展、扶贫和教育,先后实施了一系列互助带动生计改善和生态改善的社区发展项目。他们现在做的项目几乎覆盖了整个西部,团队在编的100多人,兢兢业业地从事着净水计划、温暖包、救灾、扶贫……

        多年来,基于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民文盲率高、对科技知识的接受能力较低这一现实,为了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一山一水在实施社区发展项目的同时,还强化对农民的培训,将农村社区能力建设作为“社区发展”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农户养殖技术培训、健康知识普及和环境教育。还注重对山区妇女进行以项目管理、社区文化传播为主要内容的培训。

        在推进“社区发展”的进程中,一山一水坚持将环保理念融入扶贫项目,专门为项目“搭配”了生态恢复计划,还将自身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技术无偿提供给项目户使用。为项目户无偿资助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和节能炉等清洁能源设施,以“卑微”的行动促进地区气候变化应对。

        丁文广认为,扶贫有不同的模式,包括产业扶贫,物质扶贫,科技扶贫,健康扶贫,精神扶贫等,但精神扶贫模式是核心。一山一水在以往十多年里实施的社区发展项目中,将不同的扶贫模式有机结合,促进了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扶贫政策的顶层设计是非常好的,举全国之力解决贫困问题史无前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提供了独到的成功经验。通过精准扶贫的实施,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让受益人的利益最大化,但要巩固精准扶贫的成果,未来还需要强化精神扶贫和智力扶贫。

        毫无疑问,未来农村的发展,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产业农民、蓝领农民、职业农民。实现这一步,则必须要重视对农民这一群体的整体提高,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能力建设,对他们加强培训,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

        这么多年,丁文广一直在努力将科技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学者,他深感有价值和骄傲的是能够作为一个个体并携手一山一水团队参与到精准扶贫这一时代的大型活动主题里。

        未来,一山一水将继续深入到广袤的西部,继续做西部及国内20多个省区的健康、社区发展、贫困和教育有关的项目;进一步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实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继续加强与有影响力的基金会合作,参与扶贫、环保和救灾工作。(李开南)

联系我们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河北路956-962号高新大厦A座14C~14D,电话:0931-8408197
电 邮:lucwesd@lzu.edu.cn or wgding@lzu.edu.cn
甘肃公益微信公众号:gsgywx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    网站备案: 陇ICP备18001912号   甘公网安备案:62010202001371号
0931-8408197
在线咨询
微信
返回顶部